首页
走进德山
品酒德山
新闻资讯
文化德山
服务中心
唐代高僧大德——德山宣鉴禅师
今天,我们对“当头棒喝”或“当头一棒”等成语耳熟能详。对金庸《鹿鼎记》中的绝世武功──“德山棒法”,更是津津乐道。对佛教经典中的传灯、燃灯等典故也不陌生。对雍正皇帝两次将德山宣鉴禅师从禅宗高僧名录中除名,也时有所闻。这些成语、武功、典故都与德山宣鉴禅师有关。 德山宣鉴,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84岁。他20
30
2019
/
10
德山禅师与曾参悟道
否定一切,你讲什么,“喝”这叫喝,并不说,啊……,那干什么,人不作学狗叫啊,那还叫禅宗,中国的佛法,佛法到了中国变成了中国文化了,佛风都不同,不像释迦牟尼那个慈慈悲悲的,这个教育法大变,就是佛法的教育法,这个打棒子,什么人开始啊,我们四川老乡开始的,叫德山棒,临济喝。禅宗有名的故事,云门饼,赵州茶。四句话,这四位大禅师的教育方法作风各有不同,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哎!有些教育法,那叫做心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别是哪里
三十六洞天:第一霍林洞天、第二蓬玄洞天、第三朱陵洞天、第四仙林洞天、第五玄关洞天、第六司马洞天、第七虚陵洞天、第八洞灵真天、第九山赤水洞天、第十会极亢洞天、第十一玄德洞天、第十二天宝洞天、第十三生上洞天、第十四天司洞天、第十五玄真洞天、第十六真化洞天、第十七太乐洞天、第十八大玉洞天、第十九耀宝洞天、第二十宝玄洞天、第二十一秀乐洞天、第二十二玉宝洞天、第二十三阳观洞天、第二十四太元洞天、第二十五华妙
德山宣鉴
德山宣鉴,俗姓周,名周缜山。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84岁。他20岁时出家,研习北禅,经常向僧众宣讲《金刚经》,因此年轻时就得了个绰号,叫“周金刚”。他参禅的心得:“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降,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已成为佛门中的经典语句。宣鉴对自己的修持颇为自负。宋《五家正宗赞》说他“初讲金刚经,名冠成都。”
朱熹盛赞善卷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来常德,并游览德山,对善卷先生推崇备至。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绍兴十八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公事。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准备。被韩侘胄派目为“伪学”。 朱熹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广注典籍,对经学、文学、史学、乐律以至
善卷考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先生之名,善积德彰。引自宋开禧元年《善卷祠记》 善卷,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尧舜时代的人。原始社会后期尚无文字,尧舜时的人和事,首先是通过长期口耳流传,在文字发明以后,才由后人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由于这个缘故,善卷其人的有无,便成了一个两难命题。本文认为,传说不同于神话,一般都有历史的影子。善卷的传说,应是原始社会后期生活的反映,而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凭空虚构,所以不必去怀疑善卷的真
潇湘第一浓香酒——德山酒(专题片解说词)
乾隆德山留墨宝
浓香醇郁 品质如金--金德山
德山大曲
御品德山
忆江南·品酒
《德山》第一期
绘画藏品
书法藏品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街道办事处莲花池居委会六组善卷路590号
客服电话:0736-7778015 / 0731-779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