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善卷之名,留御品之缘
2019-10-30
常德德山山有德,德山之德源于善卷。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如果说泰伯是至德之人,那么先于他,让天下早于他的善卷无愧为至德之祖。尧不以帝见善卷,北面而师;舜以天下让之,而不授;禹以治水求教之,而倾囊相授,使善卷之德扬名后世,便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王侯将相留下诗文墨宝。
相传,明崇祯七年,父丧丁忧归里常德的当朝大臣杨嗣昌。接急诏返京出任兵部尚书,后深受皇帝赏识的杨嗣昌又被加封为礼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为更加彰显皇恩浩荡,一天崇祯御驾杨府,杨阁老破例设家宴款待圣上,席间,杨阁老开启了一坛从家乡常德带来的酒,并请崇祯品尝,酒入喉,皇帝惊叹:杨爱卿家乡竟有如此美酒,近年国家连连征战,朕烦忧不已,这美酒让朕开怀释然。杨阁老跪地谢恩道:常德的德山是古代圣贤善卷归隐之地,气候环境最适酿酒,若圣上喜爱,今后作为御品贡奉,这也为吾家乡之荣耀。崇祯欣然应允。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常德,登上德山品尝了当地人酿制的酒,听到了当地的人谈论善卷的故事,大为欣喜称赞道:此酒堪比宫中御用贡酒,此人更是无愧为帝者师。于是御笔一挥留下了“真谛总涵华海露,慈光长仰德山云”的墨宝,后人将此句表为楹联。
正是有了这些民间流传的佳话,我们选用了上等五谷,沿用古法工艺并加以改善,酿造而成了一款上等白酒,我们将此酒命名为“御品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