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酒业建厂60周年访谈录之四:一波三折
2019-10-30
编者按:
经销商是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商品销售渠道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在德山酒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销商同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全国各地不遗余力的推介德山酒业,把厚重的德文化和上乘的湘酒带到全国各地,在德山酒业60年风雨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物简介:
王政东,男, 1968年7月生于常德市鼎城区。1992年毕业于原常德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程专业,现为德山酒业湖南汉寿县总经销商。
在汉寿县城区的一间仓库里,一箱箱御品德山、金德山、德山大曲等德山牌白酒正被工作人员搬到货车上,这批酒即将运往汉寿县各个乡镇和各个店铺。
看到这如火如荼的场景,阳光下的王政东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自2002年开始做德山酒业汉寿县总经销以来,汉寿县的年销售额从不足80万逐年增长到现在的600万,他深知这场华丽的蜕变来之不易。
时间回到1992年,王政东大学毕业分配到德山大曲酒厂。在酒厂仅做短暂停留,他就随当时的“下海”浪潮,勇敢地“停薪留职”去独自搏击商海。
1999年,一位从福建来湘做生意的林老板买了2万元的德山大曲酒回福州做厂庆用酒。独具风味的德山大曲受到了他公司员工的热烈追捧,林老板于是一再要求德山酒业发货,他要在福建做德山酒业的经销商。德山酒业便召回王政东并派他到福建开拓市场,从此王政东开始了他一波三折的销售历程。
“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想做销售,所以当公司派我去福建开拓市场时我是分外的高兴”,王政东踌躇满志赴福建。开展工作2个月后,福建漳州一位黄老板对德山酒业生产的滴水洞系列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德山酒业现场考察后立即签订了经销合同。但是,由于这批滴水洞包装是临时设计生产的,货物运到漳州后,正赶上潮湿气候,纸质外箱很快便发霉了,严重影响了酒的外观,这使得王政东在福建的销售戛然而止。后来王政东又转战郴州、嘉禾,由于种种原因均以失败而告终。
2002年王政东被公司分派到汉寿一展拳脚。德山酒业计划将汉寿作为业务员直接操作市场的试点,任命王政东为汉寿总经销,破例赊了20万元的酒给他,并帮助他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售后服务,使他很快站稳了脚跟,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元。
同时王政东自己也有一套销售法宝,“我做经销商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客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当成‘圣旨’来执行,把服务做到尽善尽美”。坡头镇一位批发商2008年底进了一批德山酒,2009年突然改行不做了,并把店面转让给了别人。王政东二话不说把他销剩的酒如数接收,并承诺只要是市面上的德山酒,不满意可以随时退换。当时大家都说他傻,他却只是笑笑。两个月后,该店面的受让方主动找到王政东要求继续经销德山酒,并且一次性进货1万元,现在这家店已成了坡头镇的销酒大户。
市场逐渐打开了,汉寿销售网点也从以前的几十家增长到500多家。成绩的取得,王政东却认为更多的是消费者对德山酒业的认可,他说:“德山酒业作为常德的地方品牌,历经60年风雨历程,一直以上乘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汉寿县酉港镇50多岁的童老先生几十年来就一直爱喝德山大曲,哪怕是去喝喜酒,他都会随身带两瓶,为的就是在别人没有准备德山大曲的情况下,他也可以随时喝到。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忠实的粉丝,才使我能够快速打开市场。”
2008年以来,德山酒业一直稳坐汉寿县白酒市场销售第一把交椅。今年,王政东给自己定的任务是800万,对于这个目标王政东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