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酒业建厂60周年访谈录之三: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2019-10-30
编者按:
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必定会立于不败之地。德山酒业就是我省一家极具生命力的企业。1952年建厂以来,德山酒业凭着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诚信酿酒、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历经近60年风雨洗礼,步履更显稳健踏实,生命力更加旺盛。
人物简介:
李建新,男,高级经济师,1952年9月9日生于安乡,曾任常德市经委主任、工委书记,湖南省轻工业厅办公室主任。2006年至2007年德山酒业改制期间,任董事长、总经理。
“好酒,就跟明星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常德有很多人是德山大曲的‘粉丝’,我更是它的‘铁杆粉丝’。”新颖的开场白冲淡了笔者与李建新初次见面的陌生感。
作为地道的常德人,李建新对德山酒业的感情由来已久。
德山大曲酒厂原是常德市国有Ⅱ型企业,上世纪70年代初,德山大曲酒由于口感好、口碑好,一次又一次获誉,赢得了消费者的交口称赞。逢年过节在简陋的德山大曲酒厂前,终日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批酒条。“德山酒”、“芙蓉烟”成为常德乃至湖南的骄傲!
当然,前进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德山大曲酒厂自从与常德市啤酒厂、酒精厂等企业合并成市酿酒集团后,因为多种原因致使经济效益逐年下滑。1994年,刚任常德市经委主任的李建新,着手解体了市酿酒集团,让有所为的德山大曲酒厂从“痛脚连带好脚”的企业合并中破笼起飞,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不久,李建新又把德山大曲酒厂这个税收大户确定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从此跟德山酒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初,退休不久的李建新正式受聘为德山酒业董事长、总经理。
“我走马上任时,德山酒业既有经营性亏损,又有结构性矛盾,既有历史包袱,又有政策性压力,但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信誉问题。因为德山酒业的前身经历过两次破产,加上公司改制滞后,前景难料。所以,供应商出奇的冷静,经销商出奇的谨慎,都不敢跟德山酒业做生意”。说起当时的情形,李建新神情凝重。
“痛定思痛,我们德山酒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重塑形象,恢复信誉!”李建新及班子成员暗暗下定了决心。“当时几个以前代理德山大曲的河南经销商要退货,原因是有一批德山大曲的口感和原来的没有达到完全一致,可能是勾调过程中出现了细微偏差。尽管当时德山酒业资金非常紧张,但我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及时给经销商办理了退货手续。”
“与此同时,我们采用最新防伪技术,并成立专门班子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打击假冒产品,很好地维护了德山酒的市场秩序,确保了我们的消费者喝到的每一瓶德山酒都是货真价实的本厂产品。”
在营销策略上,李建新引进“攻势足球”理念,进军终端、抢占渠道、扩大直销,用“攻势足球”的态势舞活营销龙头,成功实现市场突围。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在公司领导班子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仅一年半时间,完成了改制,实现了扭亏为盈,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开始走上了全面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