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酒探源篇:山水文化的恩赐

2019-10-30


近山而志高,临水而聪慧。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语

  山是男人,水是女人,山水兼有,刚柔合璧,阴阳合璧。常德这片形如蕉叶的土地,既有湖南的屋脊壶瓶山,又有全国闻名的洞庭湖,还有全省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和澧水。秀丽的山水,培育出了秀丽的山水文化;秀丽的山水文化又培育出了上乘佳酿——德酒。在这里,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沈从文对边城水乡丽色的描绘,著名画家黄永玉对湘西北这块土地的倾情,还有蜚声中外的清代大画家髡残墨洒柳叶湖。如今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常德诗墙留下的赞美常德山水风情的1000多首诗和长幅壁画,都足以说明古今墨客画人对常德的青睐。

  有人说:江河湖海,最美在湖。如果湖边有山,那么湖就显得更为灵美,倘若湖边有城,就显得更为妖娆。柳叶湖,一个有着千般柔情、万种风韵的神奇之湖,她有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宋苏轼)的妩媚,却又比之清丽;她有太湖“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唐僧皎然)的壮阔,而又比之秀美;她有莫悉湖“淡淡青山小小舟,一湖水气湿妆楼”(清袁枚)的俊俏,但又比之大气。她似乎占尽了人世间江河湖海的灵气,吮足了天底下山光水色的精华。

  常德的山水文化成为德酒文化底蕴中的一族。这是因为秀丽的武陵山脉为沅水提供了优质水源,清澈的沅水成为了酿制德酒的不可缺少的原料。这正是好山好水,好水酿好酒。难怪有人说,离开了常德,就酿造不出德酒。在前些年的白酒大战中,有人建议为节约运酒的费用,主张带样酒到买地勾兑,酒厂的领导把住了这个关,他们认为这种缺德损人的事不能做。几十年来,他们不仅严把酒的质量关,还严把水的质量关。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可见,山水是志士能人的注目点,也是德酒人的注目点。他们除了在严把用水关之外,在选用作为酿酒主要原料的高粱时,一般是选用东北高粱。有心人只要慢慢品味,德酒绵软悠长的回味中带有沅水的甘冽,芬芳四溢的曲香中带有黑泥土的泥香。